来源微信公众号:园景人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
协办单位
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上海风景园林先锋论坛简介
上海风景园林先锋论坛是由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共同举办,邀请国内外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优秀青年实践和学术人才,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国土景观规划与生态修复、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等方向的主题出发,关注行业热点和学术前沿,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的专业化、年轻化、大众化的先锋性学术交流活动。本系列活动主要面向在校师生和行业青年从业人员,旨在促进实践性、理论性、探索性的有机结合,成为沟通风景园林学术研究与实践的桥梁,共同服务于可持续、健康、美好的人居环境营造。
第一期论坛主题
本次论坛是系列论坛的第一期,主题为“人民城市导向的城市景观与生态策略”。论坛分为“城市景观组”与“生态策略组”环节,将邀请六位先锋景观设计师进行大会报告,并且邀请若干位资深专家参与交流和碰撞。
与会人员
与会嘉宾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
王树平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原副司长,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阮昕 设计学院院长,光启讲席教授
车生泉 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张桦 会长
忻国樑 副会长/秘书长
叶松青 副会长;
李治国、刘敏、戴顺康、葛凤卿 副秘书长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
朱祥明 会长
钟律、应博华、李雪松、张嵩 副会长
茹雯美 秘书长
冯一民 副秘书长
先锋设计师
李中伟 Lab D+H 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
余 畅 MYP迈柏(上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
张 洋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
杨凌晨 华建集团园林景观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设计实践导师
姜 娟 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工程师
王国锋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互动专家
朱祥明 教授级高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会长、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
王 云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教授,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创始人,上海市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
钟 律 教授级高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副会长
应博华 教授级高工,华建集团景观专业总工程师,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景观院院长/总工程师,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副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李雪松 高级工程师,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工程师、园林景观院院长,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副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分会副理事长
高炜华 教授级高工,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主要参与人员
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线下规模200人,诚邀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领导、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领导和会员代表、上海交通大学等相关高校及机构师生代表、新闻媒体代表出席,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
会议议程
13:30-14:00开幕式
主持人:王云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王树平 致辞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张桦 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院长阮昕 致辞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会长朱祥明 致辞
14:00-14:30与会人员合影
14:30-15:45城市景观组论坛
主持人:王文姬
总标题:城市更新与宜居空间赋能探索
中国城市正面临着从以增量为特点的发展模式转向以存量为特色、尽可能克制增量的发展模式。今年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基于对许多建成较早的城市公共空间改造项目的研究和建设经验,三位嘉宾将对城市更新中宜居空间赋能以及景观设计新动向展开研讨,希望通过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共同探讨。
14:30-14:45 李中伟 报告
演讲主题:
梧桐树下新与旧的交响乐--上海黑石M+项目
简介:近百年高龄的黑石公寓及其公共空间迎来保护性修缮,本着尊重历史建筑原始格局及肌理的原则,采取适当规模、合理尺度手法对其进行更新。以上海原生植物打造出里弄夹缝中的多维空间景观界面,实现新老建筑与社群文化的共生。
14:45-15:00 张洋 报告
演讲主题:
数字技术赋能景观场景营造探索
简介:在上海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组织形式,公众需求也更趋于多元化和个性化。以北京G·PARK能量公园等智慧化实践案例为例,从公众行为方式视角,探索数字技术如何激发城市空间活力,赋能不同类型的城市景观场景。
15:00-15:15 王国锋 报告
演讲主题:
存量时代,公众场所精神的再生
简介:城市更新是一个有机的过程,存量型城市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提升建成区的宜居性,意味着城市的发展要依托对现状建设效益的提升。约束总量、由功能性需求向精神性需求升级是存量时代的基本逻辑。通过调整升级空间内容,培育宜居创新的环境,注重就业、居住、服务三大结构管理平衡,回应人真实的需求:感知世界、提升生活、情感追求。在存量时代,滨江贯通项目力求把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从生产岸线逐步置换为生活岸线,坚持贯彻“还江于民”,让广大市民共享浦江两岸改革开放建设成果。
15:15-15:45 讨论互动环节
互动嘉宾:王云、钟律、高炜华
15:45-16:00 茶歇
16:00-17:10 生态策略组论坛
主持人:陈丹
总标题:韧性景观:重新连接人和自然
基于抵御自然过程而建造的基础设施往往是与自然割裂与分离的。“Resilient/韧性”本意是“物体受损后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韧性景观旨在为洪涝、干旱、以及生物多样性缺失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建立一个健康、有韧性的、可持续的景观空间载体,以满足城市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与当下“人民城市”建设的诉求不谋而合。三位嘉宾,分别从重庆“两江四岸”,大理洱海,“上海之鱼”等实践案例中,共同分享在“人民城市”语境下对韧性景观的理解。
16:00-16:15 余 畅 报告
演讲主题:
“秩序,活力,精神”,公共生活重回滨江--重庆“两江四岸”之九龙外滩
简介:主城区“两江四岸”不仅承载着重庆历史文化、城市变迁的厚重底蕴,更是重庆山水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MYP迈柏以“重回长江”为愿景,通过“三道”、“桥梯驿”系统和消落带治理等策略,来重塑长江北岸景观系统的整体性,打造一条世界级“韧性城市”的滨水带,从而实现人和自然的重新连接。
16:15-16:30 杨凌晨 报告
演讲主题:
基于“保护+”的湖滨缓冲带景观设计实践----大理洱海生态廊道建设
简介:通过对洱海流域生态环境的基底调查,树立了以保护和提升入湖水质为规划设计的核心的思路,通过人工湿地的景观化营造,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创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和人居空间,适当挖掘点缀本土文化,植入低干扰活动设施,满足日常使用需求,把洱海生态廊道打造为人地和谐的高原湖泊生态廊道。
16:30-16:45 姜 娟 报告
演讲主题:
城市“人工湖”的生态实践--联合·整合·融合
简介:城市“人工湖”非全部新开挖式湖泊,旨在将现状灌溉渠、零散沟渠、湖泊、断头河等进行水系贯通,整合现状水系,通过构建从陆域到水域的完整水生态系统,保证水域生态格局的连通性、生物通道的连续性、景观层次的整体性,形成人水和谐的生态空间,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符合十四五规划“人水和谐”的基本要求。
16:45-17:15 讨论互动环节
互动嘉宾:朱祥明、应博华、李雪松
17:15-17:30 闭幕总结
总结发言:王云
诚邀您的出席!
图文系上勘协园林和生态环境分会供稿
感谢原作者辛苦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