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景观邦
(景观邦联合创始人邓妃才先生与各位嘉宾合影)
(论坛简要回顾)
「美好城事」是由景观邦发起,以城市为主线的系列线下景观活动,继首发深圳站成功举办后,于11月7日圆满完成重庆站。本次论坛群贤汇至,集合多家重庆知名开发商景观部负责人以及设计单位负责人到场,盛情分享交流,在场的我们也强烈的感受到重庆同行业间的火热交流氛围。本次论坛主题为“以设计之名,重塑自然社区”,论坛过程中各位嘉宾针对该主题,同时结合各自的实践经历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以下为本次论坛简要内容整理(点击“阅读原文”可观看完整活动视频)
论坛开场由景观邦联合创始人邓妃才先生致辞,并简要介绍了景观邦的发展历程。选择非一线城市重庆作为「美好城事」第二站,充分的证明这座城市的景观魅力所在,也希望我们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能凝聚重庆景观设计核心力量,传达有深度思考的声音和方向,同时也希望能促进各方的合作交流。
重庆犁墨景观创始合伙人/总经理胡剑锋先生作为本次论坛主持嘉宾,在论坛开始前欢迎致辞,代表重庆本土企业表达了对景观邦在重庆举办论坛活动的支持与欢迎,也希望未来活动能多互动交流。并且胡剑锋先生沉稳的主持风格,亦为本次论坛增色不少。
万科集团重庆区域景观负责人:高鹏
主题:《重庆万科社区景观实践》
关于重庆万科社区景观实践,高鹏先生从价值观、社区、城市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他认为万科的一个价值观应该叫纯粹的自然,在这里衍生出的“森林系”项目其实并非万科的产品系,而是在进行景观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寻到的一种构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方式。当我们利用人最本能的感知,将自然引入城市,价值便会体现;第二个方面是关于社区,他提到中国是非常典型的熟人文化,不论是在早期的大院生活还是乡间村落,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一直都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需要社区的承载,需要共享空间的流转;第三个方面是城市,城市中如何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连接重庆作上下半城的通道,天地湖项目实践中,公共空间的营造,作为一个连接人与自然的公共场所,成为很好得例证。在最后高鹏先生寄希望景观设计师在未来创造项目的过程中,能考虑到社会责任,以此为出发点去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东原集团西南区域景观总监:田波
主题:《社区生活策划者》
田波先生站在东原多年在不断探索产品的角度上生出两点思考:未来社区景观该怎么做?以及景观设计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首先他认为东原的景观设计师不能简单的定义为常规意义上的设计师,更多是要从社区场景以及未来运营的角度去思考项目/产品的合理性。这便将自己的职业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再者,他理解的社区生活策划一定是符合了物理化参数的落地结果以及情感方面的策划集合,即生活场景导演+情境规划师,从人们多样的需求谈起,到场所的交叉叠加,将社区的景观设计以高级的情感连接方式呈现。
这些观点在东原的诸多项目中得到逐一实践。比如,东原晴天,在高层建筑的使用率与小社区公共空间下寻找平衡,为满足用户需求,以共享、共用、共同为出发点,塑造给人舒适体验的生活空间,将更多的社区空间释放出来,包括:全龄共享生活圈、充满活力的生活聚场、升级版的童梦童享、以及将自然教育引入适老适童场地的精致安排。再如东原江山映月项目,正处在今年疫情期间,那么我们会改变思考,结合考虑业主的安全问题,设置原速驿站、智慧中心、神马东东等。其实在东原其他项目中,同样会着重考虑社区居住者的需求,在此之上也会将景观人对社区的理解与追求映射其中。
香港置地/招商置地重庆公司景观部负责人:钱红
主题《让幸福在曦林中滋长》
以设计之名,重塑自然社区,那么自然必然是一个绕不开的核心点。对此她从生命源头谈起,探寻人的属性与所需所求,又从城市的现实落脚,认可它的存在与必要。她认为无论人类社会如何进步,我们都摆脱不了人的本性,那么对自然环境有着骨子里天然的渴望与归属感就会是一种本能选择。
人所具有的动物属性与社会属性,让作为城市主体的人,必然对自然产生牵绊与纠葛。既然我们无法对两个属性进行极端选择,作为景观人的重要性便显露无疑。所以我们做景观的,无论是做住宅、商业、公园,都是为满足人的两大属性以及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而生。
这些观点在即将面世的嘉景湾、以及建成的公园大道上峯、约克郡禧悦、壹江郡洋房的景观营造中均有体现。
重庆纬图设计机构创始合伙人/设计总裁:李卉
主题:《一镜,生万象——镜头语言下的景观设计》
用做电影的方式去做设计,这是李卉女士希望向我们传达的一种景观设计方法。分享伊始由《长安十二时辰》的一个丰富片段展开,在有限的场景中,导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沉浸式体验感,将叙事场景在时间与空间中交叠铺开。与此同理,景观设计也是在叙事、讲故事,而区别在于,电影是一种二维的视觉体验,而景观是置身其中的三维体验。在景观的画面中,环境体验者不再只是接收者,而是成为了场景的一部分。故而认为景观设计从电影中获取的灵感更多来自于讲述故事的能力与场景共情力,即为沉浸式体验。带着这样的观点李卉女士为我们分享了近期纬图实践的几个项目。(详细内容,点击阅读原文进行观看)
蓝调国际常务副总/研发总监/蓝调高级合伙人:任刚
主题:《“绿磁乌托邦”全生命周期立体社区》
“世界是丰富的,为了满足人类的希望仅仅需要我们通过了解、尊重自然。人是唯一具有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意识的生物,他必须成为生物界管理员。要做的这一点,设计必须结合自然。”伊安.麦克哈格的这句话精准的打开了蓝调任刚先生对于“绿磁乌托邦”全生命周期立体绿色社区的主题分享。
全生命周期立体绿色社区既是对后疫情时代健康需求的有力回应,也是对山地景观的一次重新解构。构建立体的绿色公园基地,重塑过去到未来的山地生活场景,两者之间相互融合,山地景观才能展现出它的精髓所在。如何构建山地立体绿色公园基底,任刚先生从立体交通,生态露台、下沉庭院、立体商业四个方面结合实践项目进行一一展示;重塑过去到未来的山地生活场景,投射到日常生活的重塑,并在此之上实展现生活的魅力,与在地文化的融合,对精致的审美进行极致追求。
龙湖肖骁:正是重庆的包容,才使得它能够接受所有的美好,也让我们的景观拥有一片沃土蓬勃生长;也正是重庆的天然地理优势,也才能造就每次创新,历久弥新。
旭辉罗琳:重庆是一个很接地气的城市,人也非常真诚,虽然没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它的开放和包容,接纳了更多的发展 ,包括设计、包括同行业间交流。因此真诚造就的环境里,大家对怎么做好设计是有共同的意识存在的。
JTL刘展:重庆外表看上去是魔幻的,有点超脱现实,但是当你真正的走到城市里面,还是会觉得它的城市化进程相对中国的很多一线城市要落后很多,所以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种冲突的存在,这种对国际化的,更世界性的一种向往,与现状的不匹配和落差,造就了设计从业者或者是甲方对追求有更强烈的诉求。
纬图李卉:作为景观人很幸福,作为重庆的景观人更幸福
问一、与其他城市相比,我们怎么理解重庆项目在输出上具有的特质?A&N尚源刘志南:1、从需求方面讲,龙湖在早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成熟体系,将重庆的审美和需求都提高到一定的位置,这个决定了重庆景观设计的领先;2、从产品变化角度讲,早期产品更多的是一种销售和策划逻辑的产物,但是经历过极致化功能体验,开始关注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之后,这个改变是非常明显的,另外重庆景观行业对于产品的抱团研究和尝试,都让重庆的景观价值得到大幅提升,我想这也是导致重庆现在成为整个行业高地的根本性的原因。
问二:对未来社区景观的畅想有哪些?
纬图李卉:未来城市及社区的核心要求就是规划。就像我们曾经和麓湖罗总所聊过的,他认为麓湖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仅是产品和社群,还有它的整个规划。一个社区,在进行前期的建设与设计,后期的社群营造和维护时,我们有很多可以突破的点,可以是从某个单点去发力,也可从底层逻辑去进行深度推敲。但是如果能有一个更高维度的宏观规划,那么未来社区或许才能获得质的提升,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也将因此而获得更多的公共空间,艺术空间、自然空间,获得更多对于生活的感知与对自然的体验。
问三:您一直强调社区功能性和地域的纽带,在观念上不断的推陈出新,想了解您在整设计过程当中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东原田波:核心价值就是:创造美好生活,那么在此基础上做什么都不为过,这也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那么在未来的社区营造、社区运营上都会围绕这个来做。
问四:从景观设计师的角度来讲,如何与物业、运营等其他部门协同去营造更好的社区生活?
JTL刘展:首先从国内外的项目开发体系讲,是有很大区别,国内开发体系里有庞大的甲方团队,各位甲方在这个体系中都是分管者,不管是从规划层设计、建筑景观,然后包括一些审美导向都要去管理这个事情。但在国外,比如新加坡的体系其实大部分是沿用着欧美方式,也就是说实际上甲方负责出钱,并负责决策一些问题,但所有的审美倾向或者功能倾向等很多问题全部交给了由一个建筑设计公司来统筹管理。这是非常大的区别。所以在国内讨论景观,讨论社区管理的模式的设计,以及一些社群活动的一些设计时,我们不能忽略规划。另外我们其实是缺少景观建筑对话的平台的,并且景观的完成往往是处于非常局限的条件下进行,这就导致我们很多时候做的不够好。所以我觉得未来的社区应该是一个建筑景观更加一体化,协同的工作。物业方面不太了解,不好回答。
龙湖肖骁:1、从物业方面谈龙湖尘林间回家即是度假的理念,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处于新一线城市的重庆,在高端物业方面涉略非常少,提出度假理念与客群的匹配,让这次尝试有一定的价值。2、从社群运营方面探讨,在未来分类不仅有儿童、老年,更多的会关注中青年。另外开发商未来会尝试更多的社区服务,在社群运营商也会更精准。3、从社群运营实践来说,内生长是我们新观察到的一种运营方式,开发商前期设计一些利用率较高的场地,并培育引导业主使用习惯,靠业主的一些自发行为产生循环,因为自发的东西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无限创造力。
A&N尚源刘志南:谈到这个话题,我想聊聊和万科合作放弃的168计划。因为万科的地产跟物业是两套体系,运营就会涉及到几个核心问题,比如经营性的物业,涉及到销售收益,收益该归谁所有?在项目交付初期,入住率非常低,存在的亏损由谁来承担?他一个是产权,第二个是销售型物业本身归属于全体业主所有,那你就没有权利来做社区运营。这与东原的自持原聚场有很大区别,其中涉及到的风险很大。但我始终觉得社区运营会是未来这个行业的一个终极发展方向,只是说现在需要解决现在客户投诉物业跟地产销售之间的矛盾等系列问题。
旭辉罗琳:我特别认同肖骁的观点,但是我觉得除了激发大家内部的资源以外,结合科技去做的一些轻运营应该也是一个方向。开发商在设计和实施的时候提供场地,然后通过科技的方式,比如龙湖智能APP,以预约的方式进行。场地方面可以是机器人在管理,所以结合科技的经营的方式应该会是一个方向。
在此非常感谢
众位嘉宾盛情参与本次论坛主持、分享、对话
期待更多美好城事的发生
下一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