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肯尼迪图书馆
历经九年之久,经过约14位建筑师的角逐,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终于在1979年10月20日竣工了。建筑师贝聿铭用具有代表性混凝土、钢筋和玻璃几何形体构建出这座建筑,准确地传达出庄严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氛围。空间、光线和清晰明朗的交通流线交织在一起,让参观者按时间顺序了解约翰•肯尼迪的生平。
早在1963年,约翰•肯尼迪总统就为总统图书馆和博物馆的选址进行考察,并打算用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当时美国已经有四座其他总统图书馆,但肯尼迪想要更加强化和更方便公众出入的体系。肯尼迪的宏伟计划包括建设大型档案室,与教育机构合作(毫无疑问是与他的母校哈佛大学合作)并展示自己开放的统治政策。
在此次考察过后的一个月,肯尼迪总统就遇刺了。事后不久,以杰奎琳•肯尼迪为首的委员会开始寻找建筑师。候选建筑师包括路易斯•康、密斯•凡•德•罗、阿尔瓦•阿尔托、弗兰克•阿比尼、卢西奥•科斯塔和五位当时还不太出名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其中就包括贝聿铭。除了资质和知名度,杰奎琳•肯尼迪更看重潜质和创造力,因此,她选择了贝聿铭。
在进程再三停滞和拖延后,将建筑建在肯尼迪总统原先选定的场地上很快就不具有可行性了。很快,新场地就选定在哥伦比亚角,紧邻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海港校区。充满活力的新场地占地9.5英亩,并可以欣赏波士顿港和天际线的景色,这两点是场地引以为傲之处。
结构的主体是一个精妙绝伦三棱竖体,它矗立在由几何形体构成的大面积基座上。紧邻三棱竖体是的玻璃和钢结构的立方体,通高的中空空间肃穆庄严,这种空间感唤起人们对肯尼迪总统的追思。
A circulatory system leads the viewer through a relatively dense memorial and archive of the life and political career of the late president. This constrained experience is followed by a dark yet still relatively confined space of the theater where the occupant is shown a brief biographical film. From these tight spaces a new form emerges at the end of the defined path. A large, aerated, open cube volume allows for a period of reflectance. The visceral connection with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home state which President Kennedy dedicated his political life to is tangible through a simplified glass and steel curtain.
图书馆坐落在半岛端部,结构宏伟,构成形式低调而又常见。它依海矗立,气度不凡。约翰•肯尼迪总统图书馆是一座纪念馆,建筑本身也是一座纪念碑。
建筑师:I.M. Pei
地点: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
竣工时间:1979
参考:JFK Presidential Library
摄影师:Daniel Cooper, Erinc Salor, Shanon Mollerus, Leon Pun, Albert Choi, Lorianne DiSabato, Flickr user: wildvanilla, Flickr user: straightedge
出处:本文译自pcf-p.com/,转载注明出处!
贝聿铭,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 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1960年贝聿铭离开柴根道夫,自立门户,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华盛顿邮报》称他的建筑设计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都市计划。 在他的建筑公司业务蒸蒸日上之际,他设计的主力逐渐从都市改建和重建计划逐步转移到巨型公共建筑物的设计。六十年代建于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可以说是他从事公共建筑物设计的开始。「中心」始建于一九六一年,一九六七年落成。它的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美国《新闻周刊》曾刊登它的照片,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身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建筑物四十余年来始终秉持著现代建筑的传统,贝聿铭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不可能时刻变化招取宠,建筑是千秋大业,要对社会历史负责。他持续地对形式,空间,建材与技术研究探讨,使作品更多样性,更优秀。